便攜式自動氣象站是一種移動式高精度的綜合地面觀測設備,主要由采集及傳輸系統、供電系統、氣象要素傳感器和配套數據處理軟件四部分組成。通過采集處理程序可以自動完成數據采集及數據處理,進行自動氣象站要求的定時數據存儲,并可通過遠程方式或現場通訊方式完成采集數據傳輸。供電系統采用太陽能電池和蓄電池供電,蓄電池在未使用時可使用交流220V進行充電,充滿后在無陽光照射的情況下工作時間可達3日以上。氣象部門可利用移動氣象站對指定地點進行應急加密觀測,用于應急氣象保障和現場氣象服務等場景。
根據設備說明,對各傳感器和供電系統進行組裝和接線,各組件均為可拆卸式,一般安裝過程比較簡單。自動站的部署選址應盡量符合規范,但因移動氣象站一般用于現場服務等應急場景,有時受地理條件所限不能完全符合探測環境,要綜合考慮太陽能電池接受日照充足等因素,故應盡量選擇較高處進行部署。在某些應急氣象服務工作中,不便于通過客戶端等氣象業務網絡應用進行查詢觀測數據,則需要進行一定的開發,實現其他的數據訪問方式。
移動氣象站運輸和安裝都較為便捷,部署時注意與中心站配合,另外根據實際服務情況開發數據展示平臺軟件或手機網頁,均能夠在應急觀測和氣象服務中起到重要作用。
氣象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一個大范圍的氣象數據監測網已經基本建成。傳統的氣象觀測站體積往往較大,安裝不便捷,研究和設計出一款高度集成的多要素采集系統共同構建的新型便攜式環境氣象觀測一體站符合發展需求。便攜式環境氣象觀測一體站利用小體積、多參數的優勢,進行高密度布局,能夠完善“互聯網+氣象”發展規劃的底層基礎建設工作。
便攜式環境氣象觀測一體站的設計理念。與自動站相比,便攜式環境氣象觀測一體站采用高集成方式對傳感器進行布局,極大減小了設備的體積,并減少了外部線纜的鋪設,從而提高了設備穩定性。便攜式環境氣象觀測一體站具有安裝便捷、占地面積小、采集要素多、應用場景廣等優勢,使其完全可以更全面應用到智慧城市中,為實現“互聯網+氣象”提供堅實的底層基礎建設工作。便攜式環境氣象觀測一體站的創新點在于以更好的系統穩定性和數據準確性為基礎,實現傳感器的高度一體化集成,同時便攜式環境氣象觀測一體站還極大降低了設備的安裝成本和生產難度。
以上就是“便攜式氣象站原理”內容全部報道,想了解更多氣象相關知識,敬請關注東成基業網站www.dcqxz.com或是直接在線聯系我們客服專員為您解答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由東成基業氣象站發布發布《便攜式氣象站原理》相關資訊鏈接http://www.thsdsc.com/bxzx/1877.html敬請收藏。